地價攀升、建物老化 導致亞太物流不動產供不應求

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根據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發布最新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,直接點出物流倉儲建物老化,再加上節節攀高的地價,讓物流中心明顯供不應求,供需兩端失衡,再加上ESG浪潮來勢洶洶,生態物流(EcoLogistics)將成未來新趨勢。

尤其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動產與都市研究院 (Institute of Real Estate and Urban Studies) 針對新加坡調查報告顯示,在疫情期間,擁有綠色認證的物流中心價值平均上漲12.7%,相較無認證者平均上漲4.9%,漲勢明顯高出近1.6倍。

綠色風潮也吹進物流倉儲中心

瑞普萊坊總經理蘇銳強表示,ESG 最近成為商用不動產的熱門話題,而且這波綠色浪潮勢必也將蔓延到物流倉儲中心,尤其是導入生態物流 (EcoLogistics) 的概念,也就是以更低汙染、低耗能的方式來達成貨物運送。目前在台灣以桃園作為生態物流的示範區,包括中華郵政物流暨華亞科技園區、青埔綠能物流聚落、楊梅智慧共享倉儲、大溪商圈、沙崙綠倉儲、機場倉儲物流等6區。

根據萊坊發布的最新報告,未來物流倉儲發展有3大重點,首先,冷鏈物流重要性越來越高,主因是網購冷凍或生鮮食品成長快速,再加上疫情期間,疫苗需要低溫存放等議題,促使冷凍設備在物流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。

再來則是都會區倉儲需求提升,該報告指出,亞太區都會區除具有高度都市化外,更是中產階級人口主要集中的區域,在現今早上訂下午送達的當日送、甚至1小時送達的競爭下,位於都會區或是近郊的物流中心便成為物流產業必爭之地。

第3則是舊有建物再利用,尤其地處精華地段,透過翻修或是改建舊有建物,再導入智慧科技以及自動化設備,則可有效率的提升價值。

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詹宗煌分析,物流倉儲投資可分為兩種模式,1種屬租賃模式,由營運者與投資者合作開發,並由營運者向投資者租用,或再轉租給終端使用者,像是國泰與永聯合作的多個物流園區。

另1種則是屬於自用模式,由使用者或其關係企業自行購地建造使用,包括統一集團、富邦集團都是著名案例。